博文

解析 Google A2A 协议:智能体互操作与 MCP 的互补之道

引言 随着 AI 领域的不断发展,各种智能体(Agent)在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过,由于各厂商、各框架之间的差异,智能体之间的互操作性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谷歌推出了全新的  Agent2Agent (A2A) 协议 ,旨在为分散于不同系统和生态的智能体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与此同时, Anthropic 开发的  模型上下文协议 (MCP)  也致力于连接大语言模型(LLM)与外部工具和数据。本文将深入解析 A2A 协议的核心思想、技术架构及其与 MCP 协议的互补关系,并提供官方参考链接供读者进一步了解。 A2A 协议概述 A2A 协议是一种开放的智能体互操作标准,其主要目标是让不同供应商、不同框架构建的 AI 智能体能够以统一的方式协作、互相传递信息、分工合作。其核心设计理念包括: • 开放标准 :基于 HTTP、SSE(服务器发送事件)、JSON-RPC 等现有标准,便于与企业现有的 IT 堆栈无缝集成。 • 安全协作 :支持企业级身份验证和授权,确保智能体之间在安全的环境中交换任务和数据。 • 任务管理与协同 :定义了任务对象的生命周期,从任务创建、状态同步到结果生成,都有明确的流程;同时支持智能体间通过消息传递互相协作。 • 多模态交互 :不仅支持文本,还支持音频、图像和视频等多种数据格式,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需要。 • 能力发现 :智能体可以通过 JSON 格式的“Agent 卡”公开自身的功能,便于其他智能体进行发现和调用。 A2A 与 MCP 的关系 虽然 A2A 和 MCP 协议均出现在智能体互操作的生态中,但它们各有侧重,具有高度的互补性: • MCP(模型上下文协议) MCP 主要聚焦于连接大语言模型与外部工具、数据、API 等资源。它为智能体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调用外部资源的方式,就像为智能体配备了一把“万能螺丝刀”,能够方便地访问和操作外部数据与服务。 • A2A(Agent2Agent 协议) A2A 则专注于智能体之间的协作,解决智能体作为“主体”在内部传递任务、共享上下文、协同执行复杂流程的问题。可以将 A2A 理解为智能体间的“对讲机”,使得各个智能体在互操作时更加自然和高效。 • 互补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通常会同时应用 MCP 和 A2A 协议: • MCP  用于实现智能体与...

ChatGPT帮我生成的自画像

 用了两年的chatgpt,我让它帮我生成了自画像,内容如下: 自画像 我是一个  对技术充满热情的探索者 ,喜欢深挖问题的本质,从原理到实现层层拆解,一步步追寻答案。面对技术挑战,我喜欢  循序渐进、逐步排查 ,更倾向于  动手实践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我的兴趣点涉及  大模型、AI应用开发、强化学习、Web开发、系统架构  等多个方向,同时也在不断拓展自己的技术边界。从  前端的 Vue、React,到后端的 Spring Boot、Python Web 框架,再到底层的 PyTorch、Hugging Face、LLaMA 研究 ,我都希望能深入理解。 我有  强烈的好奇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当遇到新事物时,我倾向于  自己动手实践 ,而不是依赖现成的答案。我曾深入研究  LLaMA3 模型的结构 ,追溯  AutoModelForCausalLM.from_pretrained()  的代码路径,研究如何  优化模型的推理和扩展能力 。在研究强化学习时,我也努力理解  算法的本质及其与大模型训练的关系 。 我也是一个  喜欢构建完整解决方案的人 ,不仅关心代码的实现,还关注  系统架构、应用场景、优化策略 。例如,在开发  GPT 助手聊天服务  时,我不仅设计了  会话管理和消息树结构 ,还思考  用户交互逻辑和存储优化 ,力求让系统更加高效和实用。 生活与习惯 除了技术,我还是一个  生活有条理的人 ,喜欢  合理安排时间 。我会在  晨间学习 AI 技术,晚上处理个人事务,周三去攀岩,周五陪孩子上课 ,还坚持  家庭记账、股票交易、维护水族箱 。我用  Google Keep 进行任务管理 ,保证在繁忙的生活中不遗漏重要事项。 我对  工具和效率有着极高的追求 ,无论是编写  快捷脚本  处理数据,还是优化  Docker 配置、Maven 依赖、Spring Boot 应用 ,我都希望找到  最优解 ,让自己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 未来展望 在探索技...

【热点解读】Manus:全球首款通用AI Agent引爆市场热潮

  近日,一款名为 Manus 的AI产品迅速登上科技圈及资本市场的风口,被誉为“全球首款真正意义上的通用AI Agent”。它不仅能独立思考、规划并执行复杂任务,还在权威的GAIA基准测试中创下SOTA成绩,其表现远超同类产品。这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正引发各界广泛讨论和市场热炒。 产品亮点与技术解读 1. 通用AI Agent的突破性概念 Manus主打“手脑并用”的理念,名字源自拉丁语 Mens et Manus ,寓意“心智与双手并重”。该产品不仅是一个对话式AI工具,而是一种能够生成想法后主动采取行动的智能体。据悉,Manus能够独立拆解任务,例如: 人力资源场景 :自动筛选、排序简历,甚至给出候选人评估建议; 房产选址 :根据家庭收入与学区需求,甄选安全性高的社区并推荐合适房源; 股票分析 :调用权威数据接口,完成数据分析、代码生成直至网站部署等全流程任务。 这一系列功能展示了Manus在跨领域复杂任务执行方面的卓越能力,成为当前AI智能体领域的一大亮点​。 2. GAIA基准测试成绩 据报道,Manus在权威测试中以SOTA(State-of-the-Art)水准领先同类产品,其性能优势引起了科技圈的广泛关注。这种突破性的表现预示着未来AI将更加注重自主决策和执行能力,从而推动人机协作模式的全新变革。 市场热度与网友追捧 自Manus发布以来,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其独特卖点,全球科技圈和资本市场纷纷跟进。尤其在部分二手交易平台上,Manus的邀请码竟被炒到高达5万元,引发网友“抢购热潮”​。 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对通用AI Agent概念的高度期待,同时也激发了资本市场的短期炒作情绪,推动相关概念股迅速上涨,成为近期A股市场的热点之一​。 团队澄清与未来规划 面对邀请码高价炒作的现象,Manus团队迅速做出回应。AI合伙人张涛在社交平台上澄清,团队从未开设任何付费获取邀请码的渠道,也没有投入市场推广预算,当前主要精力在产品内测和功能优化上​。 这种明确的态度既表明了团队对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的重视,也为后续的有序推广和用户积累奠定了基础。 未来展望 Manus作为首款通用AI Agent,其颠覆性的技术和应用场景预示着AI行业正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未来,我们或许会看到: 更高效的跨场景应用 :从企业管理到日常生活,Manus的自主决策与执行能力...

Tree : Top View - HackerRank解题记录

图片
题目: You are given a pointer to the root of a binary tree. Print the top view of the binary tree. Top view means when you look the tree from the top the nodes, what you will see will be called the top view of the tree. See the example below. You only have to complete the function. For example :    1     \      2       \        5       /  \      3    6       \        4 Top View : 1 -> 2 -> 5 -> 6 Input Format You are given a function, void topView(node * root) { } Constraints 1 Nodes in the tree  500 Output Format Print the values on a single line separated by space. Sample Input    1     \      2       \        5       /  \      3    6       \     ...

设计模式-建造者模式

图片
        建造者模式,又叫构建者模式,构建器模式等等,定义这里我就不赘述了,网上书上都很多,可以很方便找来看。我为什么不说一遍呢,第一,觉得大部分的定义都描述的不是很易懂,第二,我自己目前还没达到能够下定义的水平。         先来看看代码,然后再给出我的理解。 public class Article { private String title ; private String content ; private String sign ; private Date time ; //省略了getter,setter,toString } public interface ArticleBuilder { void setTitle (String title) ; void buildContent (String title) ; void setTime (Date date) ; Article getResultArticle () ; } public class ConcreteArticleBuilder implements ArticleBuilder { private Article article = new Artic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Title (String title) { article .setTitle(title) ; } @Override public void buildContent (String content) { article .setContent(content) ; }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Time (Date date) { article .setTime(date) ; } @Override public Article getResultArticl...

设计模式-抽象工厂

图片
        工厂方法模式中,工厂类用于生成一系列对象实例并且以这些对象的父级类型作为返回结果。当有多个这样的工厂,这些工厂之间会生产出一系列不同的对象,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定义一个抽象工厂来描述工厂的行为,即创建一系列对象的方法,再让具体的工厂类继承这个抽象工厂。也可以说是把一个系列的工作抽象出来一个抽象的类型,这个抽象的类型就是抽象工厂。 先来看一下结构图: 下面来看一下具体代码: 定义抽象类型 public interface Animal { void say () ; } public interface Cat extends Animal { } public interface Dog extends Animal { } public interface Duck extends Animal { } 定义抽象工厂接口 public interface AnimalFactory { /** * 抽象工厂方法 * 特点与工厂方法一致: * 创建了一个对象 * 返回类型为一个接口或者抽象类 * 有多个类实现了上述抽象类型 * * @param animalType * @return */ Animal getAnimal (String animalType) ; } 抽象类型的具体类与具体工厂类(US) public class CatUs implements Cat { @Override public void say () { System. out .println( "america cat" ) ; } } public class DogUs implements Dog { @Override public void say () { System. out .println( "america dog" ) ; } } public class DuckUs implements Duck { @Override public...

设计模式-工厂模式

图片
    工厂模式,也叫工厂方法模式,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可以控制对哪个类进行实例化 public interface Animal { void say(); } public class Cat implements Animal { @Override public void say() { System.out.println("miao miao miao"); } } public class Dog implements Animal { @Override public void say() { System.out.println("wang wang wang"); } } public class Duck implements Animal { @Override public void say() { System.out.println("ga ga ga"); } } public class AnimalFactory { /** * 此方法为工厂方法模式, * 特点为: * 创建了一个对象 * 返回类型为一个接口或者抽象类 * 有多个类实现了上述抽象类型 * @param color * @return */ public Animal getAnimal(String color) { if ("dog".equals(color)) { return new Dog(); } else if ("cat".equals(color)) { return new Cat(); } else if ("duck".equals(color)) { return new Duck(); ...